黄河口地区小龙虾的养殖技术

更多

      黄河口地区水源丰富,水质清新。

      近年来,农民使用稻田养殖的小龙虾,品质优良,肉质美味,营养丰富,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青睐,在全省销售良好。为了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福建金湖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稻+”公司以生态共生种养为发展方向,带领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稻虾共生”促进生态种养示范研究。现将2021年生态种养技术总结如下,共同借鉴。

      1材料与方法

      1.1场地选择和建设

      1.1.1.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排水灌溉方便、涨水不淹、干旱不干燥、保水性好的池塘。“一道园”(原邵武市五新鱼种场)土池改造而成,面积45个.2亩。

      1.1.两种养殖池的建造、加固和抬高,防止了大风暴期间的山脊倒塌。建成的种养池面宽22宽.0米以上,脊高0.8~1.0米。池底平整,距离山脊内侧00米.3米,四周开挖养虾沟,沟面宽1米.2.米,沟底宽1.0米,深0.田间沟宽1米,田间沟宽1米.0米,深0.4米,具体水平,垂直沟每10米一条垂直沟。根据养殖池的大小和形状进行调整,沟渠相互连接。池塘的山脊周围用塑料薄膜建造防逃生墙,以防止小龙虾逃生。虾沟和田间沟分散,分散移植轮叶黑藻。同时,每亩放置10公斤浮萍。进水管建在山脊上,排水口建在虾沟最低处,形成高灌溉、低排水的格局,确保进出口。进出口用铁丝栅栏包围,防止小龙虾逃逸和敌人进入。

      1.1.1月21日,三种池塘消毒彻底排出池水,每亩使用10公斤漂白粉,漂白粉浇水消毒。2月11日灌溉,水深30厘米。同时,每个种养池每亩投放1000公斤有机肥,进水口堆放1000公斤稻草。培育浮游生物作为虾苗的诱饵。

      1.2虾苗放养

      1.2.1放养时间

      选择3月12日晴天投放。

      1.2.2放养规格

      1577公斤幼虾体长约4~5厘米,平均34公斤.9公斤/亩。抽样平均每尾重55.7克,每亩6122尾。

      1.2.3虾苗选择

      小龙虾虾苗在笼子里暂时养了一个星期,去掉了劣质虾苗,选择了大小均匀的个体,搅拌水体可以逆水游动,健康无病的虾苗。用3%的盐水在放养池边洗澡。

      1.日常养殖管理

      1.3.1饵料投喂

      虾苗到4月1日前,虾苗主要依靠水中的天然浮游生物,以少量豆粕粉、玉米粉为主的商业混合饲料,每亩饵料用量500克。4月7日以后,随着虾苗的生长,小龙虾产品(30%蛋白质)逐渐被使用,根据天气情况,每3~5天喂一次新鲜破碎的鱼内脏。每天观察虾的食物和天气情况

      还有决定。每天喂食两次,分别安排在每天的早晚。前期整个池塘洒水,逐渐变成池边沟喂食。6月11日稻苗种植完成后,小龙虾商品配合饲料定点放入沿山脊内侧的养虾沟中,每个养殖池沿山脊沟约10米处设置一个投放点。每天每个养殖池检查5~8个投喂点,投饵率控制在3%。具体来说,饲料量是根据小龙虾的进食情况决定的。上午喂食量占30%,晚上喂食量占70%左右。6%左右。6月至12月,还增加了饲养和搅拌的长寿蜗牛、新鲜鱼内脏和其他材料,每亩1英亩.5公斤,具体数量见福寿螺、新鲜鱼内脏的购买的数量。

      1.3.每天早晚巡逻,坚持巡池,观察田间、沟内水色、水量变化、虾类活动、食物和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在雨季,做好防洪和逃生工作。

      1.3.3.4月下旬水质管理水温逐渐升高,应加强水质、水量控制、水生植物维护和控制。应及时清除生长过多的水生植物。在夏季,水稻移栽和水位下降。种植和养殖池应每天保持微水流,保持水质新鲜,有利于小龙虾的食用和生长,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随着幼苗的生长,调整水深。10月底,水稻收获后,水位逐渐加深。

      1.3.4虾病防治虾苗放养后,每亩水面堆放15公斤马尾松枝叶,15天换一次,直至10月。5月至10月,虾沟饲料放置点每20天(半个月)消毒一次,重点是饲料放置点。小龙虾抗病能力强,养殖过程中无病死。

      1.3.5水稻幼苗种植密度管理,行距28cm,株距28cm

      水稻种植插入密度为1厘米.10000个穴位/亩,移栽后用小水灌溉。不施肥,不除草。虾和水稻兼顾。水稻在干燥的田间轻轻烘烤,水位可降低到田间表面,露出。田间用水不能完全排出,时间应该很短。水稻干燥过程中的措施:观察虾的活动,增加池沟内的水流,发现小龙虾异常,及时注水,增加流量。在稻田养虾期间,我们没有使用肥料和杀虫剂。

      1.3.6.大大小小,均衡上市,6月中旬插秧前进行一次捕捞,重量超过25克/尾。之后,每隔10天左右,用地笼诱捕,根据市场价格,将重达20克/尾的虾捕捞上市,直至清塘验收。

      2021年12月5日至11日,东营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专家“虾米生态共生种养项目”现场清塘验收。经过8个多月的饲养管理,5个种养池45个.2亩面积,共收获小龙虾7478.5公斤,25384公斤水稻。小龙虾平均每亩产量为165公斤.5公斤,559公斤大米。

      具体见表1
    小龙虾养殖

      饲料和虾粪足以提供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根据水稻种植专家的观察,水稻和虾的生态共生种植和养殖,水稻根系发达,水稻生长良好,这与开挖的田沟有关,将种植和养殖池分割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田地,改善了稻田的通风和光照,小龙虾的日常爬行起到了疏松田地和土壤的作用。水稻幼苗种植密度的降低对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有一定影响。与当地同一地块相比,将减少15~20公斤,但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一水稻或单一虾的养殖效益。

      (3)根据种植和养殖管理过程的观察,我们认为在养殖过程中适当当添加新鲜捣碎的鱼类内脏(脚料)和蜗牛肉(莲藕池生长的长寿螺)可以加速小龙虾的生长,这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然而,过量喂食对水质有很大影响。及时调整水质应是种植和养殖的关键。需要进一步探讨合理的喂食量和喂食方法。
    小龙虾养殖

农产品品牌

更多

最新采购

我也要出现在这里
  • 一邦黄河口大米
  • 来自黄河口生态大米
  • 采购黄河口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