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对王智华访谈

更多

      讲述自己的研究领域对于该产业以及社会发展的价值在哪儿?王智华:我们团队研究领域主要是耐盐作物和盐碱地综合利用。我们国家人口多、人均土地资源少,大面积盐碱地资源是重要的补充,它的开发利用意义重大。东营市盐碱地面积340多万亩,这些土地大多含盐量高,地力差,产量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如何高效开发利用当地盐碱地一直是农业科研生产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水种稻,无水植棉”这是当地形成的传统种植模式,种稻改碱是中重度盐碱地高效利用生产方式,这说明耐盐优势作物种植是该区域农业生产的一个长期选择。

      我们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解决盐碱地种什么,在灌溉条件好的地方,可以种植水稻,产量和效益远远高于其他作物;灌溉条件差的地方,可以种植棉花、杂粮、杂豆等盐碱地优势作物。目前国家重视,多个科研院所团队围绕滨海盐碱地开展种业突破、技术集成和模式创新,这对当地盐碱地高效综合利用和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服务团如何助力该产业升级、提质增效?王智华:服务团作为基层的科技服务组织,我们要一如既往地的发挥成果转化器的作用。一是要积极对接国家、省级科研院所,创新引进成果,包括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等,二是要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开展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动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三是面向生产一线,联系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等,加强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将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成果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努力提升我市水稻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这个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王智华: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四水四定等综合背景下,土地、水资源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水稻产业发展,未来发展应当要做“精、优、特”,要全面提档升级:

      1、生产上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之路品种与技术优化升级,品种要适宜(耐盐、优质),技术要集成配套(轻简化、机械化、绿色化),生产要规模化、集约化,管理要智慧化、数字化,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减少、产品品质提升,综合效益提高,以标准化生产来保障黄河口大米质量,提升“黄河口大米”品牌效应。

          2、加工上要丰富产品种类,提高稻谷综合利用价值。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和营养,稻谷加工产品应由目前的同质化向多样化、专用化、功能化、营养化等方向发展,副产品糙米、米胚和米糠可以用于食品企业生产米制营养食品、休闲食品,碎米、米糠可以酿制大米酒,稻壳是良好的可再生的生物质原料,通过气化转化为稻壳煤气、直接燃烧产生蒸汽或热量,用于发电、供热等,稻草可以为养殖业提高饲料。

      3、模式上要轮作复种、种养结合,增强产业竞争力因地制宜、以水定产,可以根据土地和水资源条件选择不同种植模式,稻麦轮作、稻饲复种可以利用冬闲田,周年生产一季变为生产两季,经济生态效益好;稻渔共养实现种养结合,目前稻蟹养殖技术已经非常成功,产品绿色健康,效益好。模式创新了,种植产品好、效益高,才会有人种,产业才会有竞争力。

          4、农旅结合,挖掘盐碱地生态文旅价值盐碱地白茫茫一片、寸草不生,生态环境恶劣,这是原来黄河口盐碱地给人的第一印象。水稻产业发展大大改善了这种状况,当前借助黄河国家重大战略、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东风,加强水稻产业农业与旅游结合,挖掘盐碱地生态文旅价值,把昔日的荒滩碱地打造成风景如画的黄河口鱼米之乡。当地龙头企业一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黄河口大米稻田画景区已成为非常成功的实践案例。

      2017年开始打造黄河口大米稻田画景区,2019年获得3A景区认定。5年来,共接待游客38万人,2021年一邦稻田画成为东营地区排名第一的“网红画面”。游客总量突破20万,国庆黄金周期间日均接待游客1.2万人。稻田画景区提高了黄河口大米知名度,拓展品牌效益,通过“农业+文旅”来探索助农惠农企业-农民利益联动机制,实现强产富民的良性循环之路。

      主持人:未来科技局会出台什么样的政策继续激发科技特派员的动力和活力,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产业振兴呢?张延芳:目前,东营市科技局为了更好的激发科技特派员服务热情和动力,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在工作实践中创立了“4个1”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和服务模式。

          1.出台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文件。市科技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共同出台了《东营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明确了科技特派员的申报和管理程序,从职务、荣誉、奖励等方面设立了激励政策。

         2.建立一个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东营市组建了市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从“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个方面,凝聚科技特派员群体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创新创业的合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3.成立一个东营市科技特派员协会。东营市支持成立了东营市科技特派员协会,通过整合涉农企业、平台、机构的技术和产业资源,为科技特派员提供本地企业需求信息和政府各类政策解读,提供先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提供科技成果评价以及社会力量办奖等方面的便利和优惠,让广大科技特派员真正组织起来,在协会中获取力量、发挥作用。

          4.组建一批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东营市转变科技特派员组织形式,根据全市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按照“学科链对接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思路,以高效、协作为原则,跨学科、跨部门组建了3支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深入基层进行“联合作战”,上半年在奶牛、大闸蟹、水稻等优势产业领域进行基层技术服务65次,示范农业科技成果11项,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数量19项,培训农业科技人员数量218人次。
    黄河口大米

农产品品牌

更多

最新采购

我也要出现在这里
  • 一邦黄河口大米
  • 来自黄河口生态大米
  • 采购黄河口大米